赖宁精神,历久弥新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09-09-2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1988 向英雄赖宁学习 1988年3月13日,四川省雅安市石棉县海子山突发火灾,石棉中学初中二年级学生赖宁主动加入了扑火队伍,最终献出了年仅14岁的宝贵生命。2009年9月,“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揭晓,赖宁的名字位列其中。无论你是否承认,赖宁都曾经深刻地影响了一代人的童年,影响了一代人的记忆。 《英雄少年赖宁》画册封面 赖宁雕像 赖宁事迹传开后,全国中小学掀起了学习赖宁的热潮

  赖宁。

  这个名字对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生的人来说,耳熟能详。因为在年少的时候,赖宁的故事曾让他们热血沸腾。

  赖宁。

  这个名字对于赖正纲、黄和榕两位老人来说,是一辈子的痛。直到20多年后的今天,赖宁的照片仍在他们的指间被久久摩挲。

  赖宁。

  这个名字对于孙云晓来说,无法忘却。因为他所著的《赖宁的世界》,在全国掀起了学习赖宁的热潮。

  他却仍感遗憾,因为赖宁救火牺牲的事实与《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冲突,后来学习赖宁的声音渐渐消失。孙云晓说,学习赖宁决不是倡导孩子救火,那不是赖宁精神。

  极具个性的可爱少年

  1988年3月13日,四川省雅安市石棉县海子山突发火灾,石棉中学初中二年级学生赖宁主动加入了扑火队伍,虽然被大人一次次拉走,他还是偷偷溜回去继续扑火,山火终于被扑灭,一个14岁的少先队员却倒下了。当年,四川团省委、石棉团县委分别发出向赖宁同学学习的通知。

  1989年4月,时任《少年儿童研究》杂志编辑部主任的孙云晓接到共青团中央的一项重要任务:去石棉县考察和采访少年烈士赖宁的事迹,并就能否在全国范围内表彰提出意见。

  连绵起伏的群山,咆哮奔腾的大渡河。1989年4月,孙云晓在四川共青团省委干部丁成明、共青团雅安地委书记施金耀的陪同下走进了赖宁成长的小山城石棉县。

  整整一周马不停蹄的采访、座谈会,倾听了许许多多关于赖宁的故事后,孙云晓不由自主地沉浸在这个少年丰富多彩的世界中。

  赖宁小学时最要好的玩伴周伟回忆说,赖宁从小就有自己的理想和志向。在一次谈理想的中队主题会上,赖宁说:“我长大了要像李四光那样,当一个地质学家。咱们这儿到处都是大山,不是已经发现许多石棉矿了吗?一定还会有其他宝贝,我要把它们找出来献给祖国!”

  赖宁可并不是说说而已。上学之余,他最大的爱好就是爬山,收集五颜六色、奇形怪状的石头,他还把采集来的云母、水晶等矿石标本,选装了一套,送到新棉镇小学自然实验室,他说:“这是我送给母校的纪念。”

  在赖宁的作文里,记下这样一件事情:当他看到人们乐陶陶地在大渡河边“严禁捕鱼”的通告牌下钓鱼,便跑去理论,遭到奚落后,他气呼呼地跑回家给石棉县人民政府写信。“我认为,光有《渔业法》和通告牌不行,最主要的是要注意措施的实行。如果只是纸上谈兵,这样的通告牌有什么用呀?作为石棉县一个小公民,我希望你们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真正保护好大渡河里的珍贵鱼类资源。”信一写完,赖宁就一路小跑,把信投到了县人民政府。

  赖宁的小学班主任郭玲君则对赖宁的极具个性记忆犹新:六年级的时候,当她兴冲冲地把赖宁叫进办公室,告诉他学校决定保送他进重点中学——石棉中学时,赖宁却摇了摇头,他说:“我要参加毕业考试,我想靠自己的努力进重点中学。”妈妈黄和榕知道后生气地批评了赖宁:“你不听大人的怎么行呢?你小小孩子也太有主意了!”

  赖宁愤慨地在日记里写道:“家长对孩子的什么事儿都管得如此严格。这样下去,等我长大的时候,人生的道路也只能由他们来替我选择了。这样的路,我走着又有什么意义呢?我希望父母不要太干涉孩子自己的选择!只要孩子选择得对,就要支持他。这样,他们的孩子才会成长为有作为的人才!”

  大考结束,赖宁在石棉县1264名小学毕业生里,以第一名的成绩被石棉中学录取。

  而这些,都仅仅是赖宁14岁生命的一个小小缩影。他是位局长的儿子,算是个干部子女。他学习方法独特,为了写观察日记,他竟然真的去捅马蜂窝,第二天肿着脸交上一篇生动的日记;他擅长书法绘画,绘画的时候也经常思考,他画了一幅名叫“拔河”的画,寓意人和自然之间应该和平相处;他关心社会,写了一篇《我将来当了城建局长的话》,提出解决拥堵就要多修立交桥……

  这个可爱少年的故事让孙云晓激动起来,他感慨:“我认为赖宁最可贵的并不在于他的牺牲,而是一个小小少年的伟大追求。那是一种使人乃至整个人类变得更加高尚和更有力量的追求啊!”

  掀起学习英雄赖宁的热潮

  回到北京后,孙云晓带着对这个少年的充沛情感投入了写作。

  “我是1989年5月3日开始写的,基本按照在石棉县设计的思路开展,采访的材料太多,写作的时候只好忍痛割爱。下笔很顺,5月4日奋斗了一个白天,稿子就写完了,约7000字。5月5日一早,我将赖宁事迹的文章以及给团中央、少工委的报告一并交给了团中央少工委的赵武军同志。”孙云晓回忆说。

  5月31日,孙云晓接到了来自团中央少工委的电话,得知稿件经座谈会讨论后,大家一致认为赖宁可获表彰。“那天下午专门召开了一个记者招待会,会上,时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少工委主任的李源潮讲了话,强调树赖宁并非树救火英雄,赖宁身上体现了“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精神,爱祖国、爱家乡,全面发展,兴趣广泛,希望大家把他当作一个很可爱、有个性的孩子来介绍。”

  随后,共青团中央和国家教委联合作出《关于授予赖宁“英雄少年”光荣称号的决定》,并号召全国各族少先队员向赖宁同学学习。1989年10月8日,李鹏总理在中国少年先锋队全国工作委员会编的《论赖宁》一书上题词:“学习他胸怀大志,从小做起;学习他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学习他积极进取,全面发展;学习他热爱祖国,临危不惧。”

  1989年9月4日,共青团四川省委办公室和四川省少工委办公室发出了《关于开展“‘英雄少年’赖宁事迹巡回报告”活动的通知》。报告会面向中小学生,巡回报告的行程自当年9月7日至9月28日,覆盖四川十余个地市。回忆起当时作巡回报告的情景,黄和榕仍不由自主地红了眼圈:“每次一作报告我就想到赖宁,眼泪就掉下来。赖宁牺牲后那两年,心情一直很压抑。”

  巡回报告刚刚结束,赖正纲、黄和榕又得到消息,赖宁当选了由共青团中央、中国少年先锋队全国工作委员会和中央电视台联合评选的“全国十佳少先队员”,并名列第一。

  当年10月,赖正纲、黄和榕被邀请到北京,替自己的孩子领了这份光荣的奖项。那一天,85岁高龄、满头银发的邓颖超在中南海西花厅迎候着他们。

  把十佳少年的金质奖章放在赖正纲、黄和榕手上的时候,老人神色庄重:“赖宁是值得全国青少年学习的,但今天他毕竟没能到北京来。”这让黄和榕动容,老人多么理解她的心境,多么懂得一个母亲的心,再大的荣耀,都比不上一个活生生的赖宁。

  邓颖超说:“我们和赖宁不可能再有见面的机会了,我感到非常遗憾,很痛心!但他的事迹将世世代代地传下去。我们向赖宁学习什么呀?我已经写了一篇文章。”

  两天后,邓颖超的文章《学习赖宁》,由新华社向全国播发。文中称赞赖宁说:“他的事迹,集中体现了少先队的‘五爱’精神。他是一位优秀的少先队员,也是我们共和国优秀的小公民。我希望全国的中小学生都来学习赖宁的榜样,像他那样有意义地生活。”

  随后,赖宁的宣传报道在全国范围内铺开。10月12日,《人民日报》刊登了孙云晓的长篇通讯《当代英雄少年——赖宁》。年底,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约请孙云晓编写了3万字的《英雄少年赖宁》一书。1990年1月1日,孙云晓完成了20万字的长篇小说《赖宁的世界》。之后,关于赖宁的电视剧、电影也陆续推出。一时间,全国中小学掀起了学习赖宁的热潮,几乎所有中小学都以演讲比赛、作文比赛、组织观看电影等形式,开展了学习赖宁的少先队活动。

  采水晶、读书、探险、下棋、捅马蜂窝……当代赖宁的许多行为,开始被崇拜他的少年儿童效仿。

  “该不该取掉画像”的大讨论

  在学习赖宁的热潮中,许多中小学的墙壁上,都挂起了他的画像。

  “画像中,赖宁攀着一棵小树,背后是熊熊火焰……”如今在北京航天航空大学读博士的“80后”陈涛,对赖宁最深刻的印象来源于此。他回忆说,当时他读小学四年级,对赖宁非常崇拜,“班上的男同学都想成为赖宁那样的男子汉,随时为祖国奉献自己的一切,遗憾的是没有碰上什么可以冲上去的大事。”

  尽管在宣传学习赖宁的时候,大部分学校的老师都强调要学习赖宁博览群书、积极进取,但赖宁为了保护国家财产而在烈火中牺牲的英雄形象,还是深深地刻在学生们的心里。“此外,也有一些学校和老师的宣传不当,在德育课上过多宣扬赖宁为保护国家财产而牺牲、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精神,给了一些学生错误的引导。甚至当我在赖宁当年就读的小学——新棉镇小学采访的时候,我提出宣传赖宁不应当鼓励少年儿童上山救火,老师们都觉得难以接受,还发生了争执。”孙云晓说。

  李林洲是赖宁的童年好友。赖宁牺牲之前,曾跑到李林洲家邀他一起上山救火,结果李林洲被妈妈关在了家里。理由是李林洲的爸爸是消防员,家里去一个人救火就够了。李林洲说:“在赖宁牺牲以前,我们也曾扑过好几次火,学校还点名表扬了我们这些灭火小英雄。”

  孙云晓不曾料想,赖宁的画像和一些学校的宣传引导竟成为一场大讨论的导火索。而新的中小学生守则和《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的出台则为这场关于“还要不要学习赖宁”的大讨论拉开了帷幕。

  从2004年1月1日起,《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开始实施。北京市各级各类学校,在保护未成年人方面纷纷采取措施,如对学生开展法律知识讲座、进行心理素质训练、教授灾难自救技能等。其中,北京、上海、南京等大中城市的一些学校采取了从墙上摘下少年英雄赖宁画像的措施。

  一时间,画像摘下的举措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画像该不该被取掉”“还要不要学赖宁”“该不该见义勇为”成为争论的焦点。各大媒体乃至网络都对这个话题进行了探讨。

  支持取掉赖宁画像的一方认为,这是对《未成年人保护法》具体落实的体现,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宝祥是这种意见的代表。他认为,未成年人尚不具备自我保护能力,宣传所谓的“英雄行为”,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相矛盾。大部分家长都是在中小学生守则中删除“见义勇为”的坚决拥护者。

  反对取掉赖宁画像的一方认为,见义勇为是中华传统美德,不应放弃。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檀传宝指出,应该教育孩子正确看待自己和集体、自己和他人的关系,当集体或他人的利益受到损害时,应当伸出援助之手,而不是袖手旁观、坐视不管,这是一个价值判断的问题。

  在这场观点的交锋中,绝大多数人认为,见义勇为的精神不应该在新一代未成年人身上消失,放弃见义勇为将是整个社会道德滑坡的表现。南京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班华说:“人是有道德良心的,人的道德行为的产生有复杂的原因,赖宁救火的行为缘何产生,我们不得而知,但他的这种道德行为却是赖宁精神的一部分。这有助于我们理解赖宁为什么在其他方面那么突出。”

  赖宁缘何去救火,李林洲给出的理解是:“只要发生山火,并且大家又有时间的话,赖宁总会叫上我们一起上山去帮帮大人们的忙。赖宁牺牲后,总听到有人评论说,小孩子上山灭火,那纯粹就是为了好玩儿嘛。我不怪他们有这种想法,因为他们不了解。对赖宁来说,上山灭火已成为一种常态、一种责任,对经常上山灭火的人来说,更是清楚地了解这件事一点儿都不好玩,而且比较危险!一个小孩子,第一次上山灭火,可能是好玩,但次次都去,就不是为了好玩那么简单了!”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